主页 > imtoken钱包 > 首张区块链职场年龄图,85后成行业主力

首张区块链职场年龄图,85后成行业主力

imtoken钱包 2023-09-14 05:09:02

现在是求职旺季,区块链成为很多人理想的“下一站”。在这个新兴行业中,不同年龄的人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 45区独家联手百度百品,深入研究区块链职场人才,一窥区块链行业职场年龄图。

成熟的85后喜欢玩什么?

非主流标签的90后有什么特点?

刚刚走出象牙塔的95后,如何早日找到话语权?

迷失在网络中的50、60后会缺席吗?

这里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数据。 45区也试图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脱颖而出,探索个体经历痕迹背后的每个时代的集体记忆。

1985年后的主力军

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

这份《区块链职场人才数据》显示,25-35岁的区块链人才占比超过40%,主要涵盖1993-1993年出生的83人。根据样本数据计算,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,也就是85后,可以看出这群人已经成为区块链行业的主力军。

根据对45区的调查,大部分主力都是通过跑步进入竞技场的。

fb5ul3zv7b7804ju!1200.jpg

85 后共识

错过互联网创业,就不能再错过区块链,成为85后盛宴参与者的共识。 2000年,随着PC互联网创业的兴起,几家主要门户网站一马当先,BAT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成立。那个时候,中国大部分85后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互联网条件。

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

“那年,我刚考完中考,家里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家用电脑,我爸妈给我买了一台联想品牌的电脑,高中只能拨号上网看看1986 年出生的区块链从业者告诉 45 区。2012 年,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方兴未艾,旅游、餐饮等传统领域催生了一大批借助互联网创业,当时是1985后第一次进入职场,少数人是怀着抱负进入这个领域的,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他们并没有创业的条件一家企业。

2017年,当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创业诞生之时,在错过了第85次互联网创业浪潮后,他们无法平静,转型加入区块链创业,或者干脆自己创业业务。 “从各方面来说,这个年龄段最适合创业,我们经历过市场风险,错失良机,手头有一些人脉资源,创业条件也比较成熟。” 85后区块链媒体创业者告诉45区。据45区粗略统计,中国前20大区块链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中有60%以上出生于1985年至1992年之间,这也从侧面说明它是对于 1985 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,创业确实更容易。

另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,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一代人的经济压力大于其父母。从历史上看,工资增长缓慢,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。他们亲身经历了一场金融风暴。很多年过三十的85后不相信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可以得到充分保障。这给了他们拼命抓住区块链财富机会的最现实的支撑理由。

最喜欢的风控

然而,据45区调查,在区块链领域,85后最重要的角色不是先锋,而是风控官。这与他们所经历的环境及其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无关。

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

2008 年是金融史上灾难性的一年。富国和穷国的市场都在跳水。房价下跌、银行倒闭、市场崩盘、投资丑闻等话题成为全球头条新闻。这一年,85后刚从大学步入社会。他们的思绪还没有完全脱离诗歌、歌谣、白衣校园生活;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他们的老板是否对他们的工作满意。虽然他们自身的经济实力让大多数人缺席了这场金融风暴,但他们却无法抹去暴雨留下的印记:这群人的事业是在危机中成长起来的。

到2014年,大部分人在职场打拼赚到了至少十万存款,这让他们有资本参与到中国股市的大牛时代。 “不管你在那段时间买了什么股票,它都涨了。”某1985年出生的外资区块链公司首席风控官被召回45区。有人投资几十万,随便买,涨停七八;有些人进了两亿多就出来了。这种发家致富的神话只能和现在的区块链相提并论。

2015年6月15日,疯牛突然从天而降,坠毁。强平已成为六月股市的代名词。具体体现在1985年后,多年来积累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,引发了跳楼自杀、家庭破裂等一系列悲剧。据统计,全国至少有50万-60万中产阶级在这场大萧条中被消灭。 “那个时候,只要进入会场,很少有人能逃出来。”上述风控人员告诉45区。

在被世界上罕见的崩盘吓坏了的同时,风险意识也悄悄地植入了85后的大脑,并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。一位有密码学背景的信息安全工程师甚至向 45 区坦言,他对区块链技术并不完全有信心,因为他仍然可以在技术逻辑上发现很多漏洞,所以他并不打算贸然涉足。

另一位已经入圈的风控人士也对45区表示,自己只看好这个技术和行业,从不炒币,感觉风险太大。 “我们已经看到财富泡沫是如何破灭的。15年的股市崩盘是由资本市场的崩盘造成的,市场是血腥的,就像一辆马车,看到红灯就停不下来。”危险来了,个人根本无能为力。对抗。”他仍然对股市崩盘的担忧挥之不去。

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

90后&95后开拓者

从45区和百度百拼的职场调查数据可以看出,他们都有1-3年的工作经验,2015-2017年毕业的93后毕业生已经属于第二梯队区块链工作场所。同时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,12.4% 的区块链公司在招聘时不需要工作经验。这个信号告诉求职者,真正有区块链经验的人才很少,招聘要求比较宽松,进入的机会很大。

1990 年代出生的王先生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转向区块链。他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些区块链公司的行业信息,或者结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跟风炒作。与经历过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85后相比,即使是1990后2015年才刚刚进入职场,没有经历过市场寒冬的人,确实缺乏一点风险意识。敢于战斗,敢于想象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武器。

集盛资本董事长徐晓哲告诉45区,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是90后。而一位参加过多次985高校技术分享会的活动策划人也向45区坦言,在问答环节中,名校学徒提问最多的也是炒币,“哪怕是一点点让台上的人问,客人都不好意思了。”这些年轻学生都是1995年代出生的。

至于少数95后,他们在区块链创客群体中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。 “你能拿到几千到十万的房子,那我们就卖给你一串十万的数字。”这当然是个玩笑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,90后或者更准确的说,95后杀祖宗时,连一句对不起都懒得说。

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

95后4、95后在国内外知名项目的创始人中并不占少数。最知名的就是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,人称Buterin。智贵科技创始人唐玲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。 16名团队成员中,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、中国科技大学、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硕士。核心团队主要是90后。 ONO创始人徐克,同样出生于1995年,19岁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。这个项目成立于2017年,自称是属于95后、00后的“微信”。

如果说这个群体与1985年代的创始人的区别在于,他们身上流淌着颠覆的血液。这一代的创业基因得天独厚。青春期是确立三观的时期。 85后无法使用智能手机,95后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。大多数人没有私人护照,很多95后都有出国留学和交换生的经历,国际视野要开阔得多。他们是出生在色彩斑斓的罗马的人。

1980 年代之前的分裂者

60后、70后的视野受限于历史发展。他们经历了实体经济的起起落落。现在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更注重 盯着自己创造的商业帝国,没时间在意。即便是在财力雄厚的私募证券圈,他们对区块链的涉足仍处于科普阶段,从前段时间火爆的“三点群”就可以看出。这些 60 后和 70 后的“投资军团”对区块链感到困惑。即便期待转型的实业家对这项技术寄予厚望靠区块链暴富的90后,但也无法完全投入,因为很难看穿知识壁垒。他们只能一试身手。

有点讽刺的是,阿姨组是这个年龄段对区块链最积极的群体。东方就是上述群体之一。在她的朋友圈里,经常可以看到行业的最新动态。某重量级领导亲自会见某项目创始人,某项目被某领导亲自点赞,她投资的项目有望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独角兽等等。她的日程也很忙,并且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,地理定位遍及数十个地方,覆盖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澳门、迪拜、新加坡等世界各地。她每周要在不同城市参加3场会议,朋友圈的签名是“我错过了支付宝,我错过了比特币,你想让自己继续错过吗?”在他的词汇中,他享受着与同龄人相去甚远的优越感。大妈确实是60后参与区块链最多的群体。

50后已经离职、即将离职的50后,几乎成了区块链的绝缘体。但是除了大多数之外,还有少数人表现出不同的状态。比如去年投资了20个项目的薛蛮子,就号召许小平拥抱区块链革命。他们都是 50 后,但他们对区块链的热情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同时代人。它们和大多数绝缘体似乎形成了极化形态。

每一代人都有时代的烙印。是区块链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选择了区块链,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,你会做出或正在做出什么样的选择?